急救动态
新闻动态
科教培训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子网站 > 急救120 > 急救动态 > 新闻动态
诸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得以高效利用

发布日期: 2019-12-03 15:13: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字号:[ ]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着眼群众迫切需求,研究制定具体方案,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全面提升急救管理和服务水平,将独立建制120急救中心纳入诸暨市2018年民生工程。

2018年12月1日,总投资1500万,独立建制的120急救中心正式运行,形成了以市急救中心为枢纽的120院前急救网络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接报、统一质控管理,明确了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模式。解决了以往诸暨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人员和车辆不能满足需求、指挥调度不统一、经费保障不到位、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升了院前医疗救治效率,降低了院前急危重症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大大缩短了急救半径、急救响应时间,提升了急救效率。目前,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开设站点

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局经过多方调研,统一建设标准:急救中心、急救分站结合全市医疗卫生服务区域,合理确定了院前急救服务网络规划。最终确立了建设以诸暨市急救中心为枢纽,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枫桥、牌头、店口、璜山、应店街7个急救分站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有效缩短急救覆盖半径。

建设人才队伍

  院前急救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目前诸暨市共有204名医生、174名护士从事院前急救医疗工作,院前急救人员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院前急救队伍不断稳定,院前急救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改善设施设备

  按照5万人一辆救护车的要求,统一配备车辆。市政府拨出专项经费,购置重症救援型救护车、负压型救护车、监护型救护车,更新全套急救设备。每辆救护车均装有先进的GP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配备急救药品、心电监护除颤一体机、车载呼吸机、吸引器等全套抢救设备。并且实现了医生、护士、驾驶员的急救队伍配置。

提高科学调度水平

120指挥系统实现了“五统一”即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号码、统一标识、统一着装。按照省卫健委要求,在实现急救呼叫统一受理,车辆人员统一调度的基础上,实现全省统一的院前医疗急救受理流水号,实现全省院前医疗急救可追踪可追溯。全面推进医疗优先分级调派(MPDS),实现电话医学指导,让急救前移,消除了120接警至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急救盲点”,为急救病人提供更合理、更科学的调派和指导。

完善院前院内衔接

通过联合各市级医院进行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孕产妇急救中心以及危重新生儿急救中心在内的五大中心建设,落实院前院内急救信息数据实时互联互通,推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和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实现院前院内生命体征数据的无缝传输,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建立了院前院内一体化绿色通道,大大提升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效率,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不跑腿。

加强信息共享联动

诸暨市急救中心加强与公安、交通、应急管理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探索建立了智能化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掌上呼救、一键呼救

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线下开展急救技能“五进”活动的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面向公众的网上急救常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全人群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院前急救发展的良好氛围。

初见成效

在日均出车数增加12.5%的情况下,全市接警后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由原来的15分26秒降到10分30秒,下降了31.97%,平均出车时间降至41秒,下降36.92%。院前医疗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达到100%,平均摘机时间仅5秒。

据统计,自诸暨市急救中心成立以后,共出车19123次,救治患者17455人次,群众满意率达到99.76%。圆满完成了2018年诸暨西施马拉松赛医疗保障任务、2018年度CBA篮球联赛医疗保障任务、2019年诸暨环法自行车赛医疗保障任务等各类医疗保障任务共计52次。

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诸暨市急救中心独立运行近1年来,通过织密服务网络、构筑联动协作机制、强化能力建设等举措,努力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不断推动诸暨市五大中心建设。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让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得以高效利用,切实保证院前急救服务的快速和高效,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