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子网站 > 疾病防控 > 疾病控制 >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你真的会吃肉吗?

发布时间:2020-11-26 09:45   阅读数: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肉是我们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类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A)、矿物质(如: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有些肉类还具有营养优势,如羊肉铁多、生蚝锌多、猪腰硒多,鱼虾类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有些鱼类(如:小黄花鱼、河鳗)富含 EPA 和 DHA,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作用。

 


怎样健康吃肉

 

 


第一:选瘦不选肥


例如选瘦畜肉类(如:里脊肉、腿肉、后臀尖肉)、去皮禽肉类(如:鸡、鸭)、鱼虾类,不选肥肉、五花肉、前臀尖肉、肘子肉等。一些内脏(如:猪肠、猪脑)也要少吃。

 

 

第二:少吃加工肉制品

 

例如熏香肠、熏火腿、灌肠、培根、腌腊肉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要少吃。

 

第三:优先选择鱼和禽

 

优先选择水产类(如:鱼、虾、贝)和禽肉类(如:鸡、鸭、鹅),少选择畜肉类(如:猪、牛、羊)。

 

 

第四:搭配其他食物

 

肉类多和新鲜蔬菜、菌藻类、豆类等一起吃,例如胡萝卜黑木耳芹菜炒猪肉、鲫鱼豆腐汤,而不是单一的炒猪肉、炸猪排、红烧肉等。

 

 

第五:尽量少油烹调

 

少用烧、煎、烤、炸(如:煎鱼块、炸里脊肉、烤鸡翅),多用蒸、煮、炖、煨等方法来烹调肉类(如:清蒸鲈鱼、水煮牛肉片、白灼虾)。

 

 

 

第六:控制合理食用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成人每天平均吃水产类40-75克,畜禽肉类40-75克。50克就相当于一个掌心(不包括手指)的鱼块、一个手掌心的肉块的量。内脏食物每个月2-3次,每次25克左右,半个鸡蛋那么重。

  

吃肉三大雷区

 


第一:吃肉升胆固醇

 

对于普通健康人来说,机体可以有效调节吃进去和合成出来的胆固醇,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维持平衡状态,不会因此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吃肉的关键是尽量选瘦的,并控制食用量。

 

第二:营养都在汤里

 

肉汤中只溶解了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脂肪、蛋白质,大部分营养素还留在肉里,汤的营养远远没有肉高。因此,喝汤同时也吃肉,才能更好摄取肉中的营养。

 

 

第三:吃啥就能补啥

 

不少人相信“以脏补脏”,如吃猪皮美容、吃腰子补肾、吃脑补脑......其实,吃它们到底有没有效,是需要研究证据支持的。例如,猪皮(富含胶原蛋白)能否改善皮肤,需大规模人群试验去验证,但有一点比较明确,吃太多会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