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 媒体链接
绍兴日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推进健康绍兴建设——我市高质量推进“1+5”卫生健康攻坚战亮点回眸

发布时间:2020-11-03  09:31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打印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只需一个码,就医不带卡。今年6月以来,“电子健康医保卡”在我市各大医院已全面上线,老百姓看病就诊、预约挂号、费用结算、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用手机就能完成就医全流程。这是我市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扩面的最新成效。以此为切入点,绍兴将推动一码贯通“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为复工复产后医院疫情防控、百姓就医等筑牢一道安全防线。

深化推进“三服务”,高质量推动“1+5”改革发展攻坚战,我市健康绍兴建设蹄疾步稳。“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加速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医学高峰”建设迈出大步子,信息化建设和医疗质量安全提升……目前,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我市已初步梳理出“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的深化医改任务清单。

笃定前行,高歌猛进。朝着目标,我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正奋力开创新局面。

撰文 汤桂平 本版图片由市卫生健康委提供

“全覆盖”——“县域医共体”夯实就医一张网

每天有大医院医生坐诊,又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在家门口的基层卫生院就近看病。这得益于一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自上而下推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去年以来,全市5个区、县(市)共组建12个医共体,覆盖71家乡镇卫生院、20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0个村卫生室(服务站)及2家妇幼保健院、1家二甲综合医院和1家皮肤病防治院,实现了医共体、健共体市域全覆盖。 

东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至少有一位绍兴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坐诊;同样,每周二,柯桥区中医医院非遗项目“祝氏草科”传人祝瑞德会在柯岩分院坐诊。发挥中医药优势,建设好中医院医共体,柯桥区中医医院作为医共体总院,在3家分院设立了3个中医非遗项目专科门诊。

医共体建设,有力补齐了乡村振兴卫生健康短板。医疗能力持续提升,双向转诊更加顺畅,信息系统全面升级。数据显示,12家医共体牵头医院43个病种技术能力进入全省前20,其中县级三级综合医院全省排名显著提升。另外,医共体名医基层工作室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全专科联合门诊广泛开展,医共体分院上级专家排班常态化。今年1~9月,基层就诊率达到64.19%。值得一提的是,医共体内医事服务、医防协同实现“一盘棋”,资源共享、服务互通和结果互认。今年疫情期间,还有效分流了牵头医院人流量,提高了就诊效率。

全面深化医共体改革,“一本账”管住就医“一张网”,畅通了基层诊疗脉络,真正实现了家门口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加速度”——“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速增效

目前,网上预约、诊间结算已成为绍兴老百姓最常见的就医模式。“凌晨排队挂号、多次缴费、长时间等待看病等现象,已基本不见。”市卫健委有关人士说,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紧盯群众看病的痛点堵点难点,我市全面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将改革向基层延伸,把工作触角和服务关口前移,使改革更加贴近群众,群众看病就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智慧服务破解“排长龙”。实现智慧预约,在就医高峰期,群众现场排队时间从平均10分钟缩短到2分多钟;实现智慧检查,检查集中预约中心建设覆盖率达100%;普及智慧结算,市民就医实现“先看病后付费”手机移动支付;推广智慧药房,各医院药房窗口取药可以随到随取。

“云平台”实现云服务。启动“云影像”“云问诊”“云续方”等平台改革,影像资料云端存储共享,提供线上医疗咨询、配药、续方等服务,群众看病更方便,拉近了医患距离。

优质快速服务提升获得感。全市“日间病房”服务医院增至12家,其中绍兴市人民医院日间手术率达22.18%;提速急救“绿色通道”,主城区急救车平均出车时间大幅缩短;医疗机构实现用血直免;推进“出生一件事”多证掌上联办,全市累计服务12894人次。

人性化服务暖到了患者心坎里。2019年健康绍兴满意度测评,群众对医疗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满意度列全市第二,被评为年度十大最佳服务举措之一。

“新突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纵深推进

“去公立医院看病,医疗服务费有增加,检查检验费却在下降”。这是去年11月以来,市民就医的切身感受。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不断释放政策叠加效应,医药费用控制、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等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去年12月25日起,我市有25种常用药降价销售,平均降幅高达59%。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坚持“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改革路径,放大改革效应,去年以来,我市卫生健康、医保保障等多部门联动、多措并举,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通过开展主要病种住院费用结构分析,建立健全针对辅助性、营养性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等使用的监控机制,及时通报控费重点指标完成情况。目前,医疗总费用、门诊住院均次费用的增幅均在可控范围内,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上年也有所提升。

腾空间、调结构,确保群众受益。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优化运营收入结构,去年我市出台并实施了《绍兴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此次调整共涉及13类1410项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其中调增1017项,调减393项,还取消可单独收费医用耗材加成政策,实行零差率销售。此外,进一步惠民于患者,我市中药饮片加成由现行的25%下调到15%,药品第一批全市集中采购差价50%让利。

同时,启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市级公立医院同步实施多元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绍兴市推进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实施。强化综合监管,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是“三医”联动的底线。去年以来,我市出台了各项公立医院绩效评价考核和监管协查机制。

“高赋能”——“医学高地”构建大医疗格局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与绍兴市人民政府签署卫生健康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最近,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已基本完成基础打桩;此时,市中医院改扩建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高质量推进健康绍兴建设,我市医疗卫生领域各重点项目建设纷纷进入实战阶段。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医学高地建设,构建医疗格局大版图,以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辐射力带动力的医院和团队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2020年9月28日,绍兴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卫生健康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作为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后落地的第1个共建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绍兴院区将落户绍兴滨海新区。

全力推进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全市12个新建、续建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08亿元,新建镜湖医院、迁建市妇保院、改扩建市中医院、重建越城区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上虞区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诸暨市妇保院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全面启动并有序推进。今年1~9月份,已完成投资9.73亿元。

为更好地加强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我市积极开展多元合作共建,巩固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滚动建设,加强医学学科区域外联盟与合作,重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并启动新一轮市级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厚植医疗创新研究的沃土。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市共建医学重点学科5个,省县级医学龙头学科8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8个,中医重点专科11个、省级区域专病中心5个,浙东区域专科联盟2个。

“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将单独开通绿色通道。”市卫生健康委有关人士说,借助“医学高地”建设,我市将进一步加快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技术人才培养。这些,都将有效提升我市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水平,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跨越”——共享健康绍兴“健康梦”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全力开展“健康中国”和“健康浙江”行动,有序推进“健康绍兴”10方面工作。去年以来,我市健康绍兴建设在上一年“满堂红”的基础上,实现大跨越,健康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一年中,全市无重大健康安全事件发生,基本公共卫生和体育服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水环境整治等工作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我市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健康绍兴建设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价体系。2016年以来,我市率先启动“健康绍兴”建设,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健康绍兴”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健康绍兴”2030实施计划》,建立健全上下协同的组织架构、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和覆盖全局的考核体系。2019年,“健康绍兴”建设又纳入市委、市政府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和全市督察考核计划。

推进实施健康绍兴十一大行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健康理念广泛普及,居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健康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对健康绍兴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也逐年提高。尤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精密智控,慎终如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并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切实做到了“两手硬、两战赢”。

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健康绍兴,加速实现卫生与健康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人们生活福祉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