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子网站 > 疾病防控 > 疾病控制 >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低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2 10:39   阅读数: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概念及原理:

低温作业是指作业环境的平均温度≦5℃的作业。人休具有适应寒冷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当寒冷刺激皮肤冷感受器发放神经冲动传人到脊髓和下丘脑,反射性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寒颤、立毛及动员贮存的脂肪和糖。血液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而转向流人深部化织,热在此不易散失。寒颤、脂肪和糖动员也使得代谢产热增加,体温能够维持恒定。

但在低温作业时间过长,使皮温及中心体温迅速下降,超过适应能力,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当体温35℃时,寒颤达到最大程度,体温再下降,寒颤则停止,且逐渐出现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机体功能;当体温<35℃时,大量血液由外周流向内脏器官,中心和外周之间形成很大的温度梯度,可可出现四肢或面部的局部冻伤。

冻伤的症状:

冻伤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以致无论是受害者或其他人都措手不及。患者最初知觉变得不清楚,难测到血压,瞳孔散大但对光反射存在;然后出现行动迟缓、手足不便、反应迟钝,呼吸速率减慢,意识不清、判断力下降,有时会产生幻觉;接着出现自发性心室纤颤、肺水肿、心脏骤停,甚者导致死亡。

冻伤的预防及治疗:

1)做好防寒和保暖工作: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为低温作业点提供采暖设备。

2)注意个人防护:应配备御寒服装,特别是对手、脚和头部的御寒保护。

3)增强耐寒体质:可经常冷水浴或冷水擦身或较短时间的寒冷刺激结合体育锻炼,提高对寒冷的适应;还可适当增加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4)冻伤的治疗以保暖为主:可换上温暖干燥的衣物,或用温暖干燥的毯子包裹,喝热饮料,以防热量进一步散失。还应预防冻伤伤口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