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

慢性病

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子网站 > 疾病防控 > 疾病控制 > 慢性病

脑肿瘤 早期预警信号要重视

发布时间:2022-05-09 08:52   阅读数: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在肿瘤大家族中,脑肿瘤对人体健康威胁也较大,有可能直接引起偏瘫、失语、失聪、失明,甚至昏迷、死亡。脑肿瘤或脑瘤是颅内肿瘤的统称或俗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以20~50岁人群最为多见。脑肿瘤分两大类,即来自大脑、小脑、脑干等脑组织内的脑内肿瘤和来自脑膜、神经、垂体等组织的颅内脑外肿瘤。

目前,我国常见的脑内肿瘤有胶质瘤、淋巴瘤和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肿瘤的脑转移瘤,大多数属恶性肿瘤;脑外肿瘤有脑膜瘤、神经鞘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大多数属良性肿瘤。

恶性脑瘤生长较快,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破坏脑组织;良性脑瘤生长缓慢,包膜较完整,会挤压脑组织。无论恶性还是良性脑肿瘤,如果破坏或挤压正常脑功能区、神经传导束和脑神经,都会产生各种症状,严重时会影响生命。

哪几类人容易得脑肿瘤

脑肿瘤和身体其他肿瘤一样,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以下几类人群容易得脑肿瘤,值得注意:

1.接受长时间电离辐射者容易得脑肿瘤。电离辐射会诱发脑肿瘤,如颅内和头颈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多年后在照射区可发生纤维肉瘤和脑膜瘤。

2.有家族倾向的脑肿瘤患者直系亲属容易得脑肿瘤。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的脑肿瘤包括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网状细胞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3.颅外肿瘤患者容易得脑转移瘤。

4.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易得颅内淋巴瘤。

5.致瘤病毒感染和致癌物的长期接触有可能诱发肿瘤。

以上这些高风险人群需要定期筛查,力争做到脑肿瘤的早诊、早治。

脑肿瘤如何诊断

目前,脑肿瘤主要的诊断手段是脑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平扫CT 最适合脑肿瘤筛查,用时少、费用不高。如果平扫CT发现异常,再做增强CT或磁共振(MRI)来确诊。MRI能清晰地显示脑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神经血管的关系,是诊断脑肿瘤最主要的检查方法。但是,MRI不能显示脑肿瘤钙化和邻近骨质改变;相反,CT能清楚地显示钙化和骨质改变,这对判断脑肿瘤性质和制定手术方案非常重要。因此,CT和MRI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为什么脑肿瘤容易复发

两类脑肿瘤容易复发。一是恶性肿瘤容易复发,即使肿瘤切除干净、甚至接受过放化疗后还会复发,大多数在手术部位复发,也有在非手术部位复发。二是没有切除干净的肿瘤容易复发,肿瘤继续生长习惯上也叫肿瘤复发。

很多脑肿瘤无法切除干净,所以容易复发。恶性脑肿瘤如绝大多数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和脑组织分界不清,没有包膜,常常无法切除干净,除非连同肿瘤周围的正常脑组织一起切除,但过多切除脑组织会造成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因此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切除干净。

脑转移瘤患者还有必要治疗吗?脑转移瘤有必要治疗。对于肿瘤体积大、伴有明显的脑水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引起头痛、呕吐、偏瘫、失语等症状者,手术切除肿瘤能够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于没有明确病理诊断者,手术可以明确病理和分子病理诊断,指导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研究表明,同样是肺腺癌脑转移瘤,能够切除、有基因突变和接受了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接近4年;而不能切除、没有基因突变和无法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半年。可见第一类患者如果放弃治疗非常可惜。此外,对于多发性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有效率超过80%。因此,不能因为是脑转移瘤就放弃治疗。

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肿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电场治疗等。其中,手术是治疗颅内肿瘤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良性肿瘤大多可以手术治愈;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并为术后放疗、化疗提供病理学,甚至分子病理学依据。电场治疗是治疗脑胶质瘤的新技术。少数良性肿瘤可以观察随访,等到肿瘤增大或出现症状时再考虑治疗。

脑肿瘤能预防吗

脑肿瘤的一级预防是病因学预防,包括减少手机辐射,不吃霉变食品,避免致瘤病毒感染等。二级预防是发病学预防,即针对前面提到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肿瘤患者积极进行规范化治疗原发肿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转移瘤的发生。三级预防是指对脑肿瘤患者的防止复发和康复治疗,包括完成规范化治疗、定期随访复查、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早期预防并发症发生等。

脑肿瘤有哪些预警信号

体检能发现脑肿瘤,但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详细了解有无脑肿瘤的早期症状,二是要查头部CT或磁共振。

如果出现下列十大症状,须警惕脑肿瘤:

1.不明原因的头痛,逐渐加重,严重时伴有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呕吐后头痛暂时好转。头痛伴有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语言障碍。

2.癫痫发作,俗称“羊角风”或“抽风”,表现为发作性的意识丧失、肢体抽动、口吐白沫等,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3.肢体麻木无力、失语。一侧肢体无力常常逐渐加重,并伴有麻木,休息后不能缓解;失语表现为能听懂别人说话,自己说不出来,或听不懂别人说话,或叫不出常用物品的名称等。

4.步态不稳,常伴有眩晕感,闭目加重,行走直线困难,活动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类似于“晕车”“晕船”的感觉。

5.持续不可逆性的嗅觉减退或丧失,或在没有异常味道的环境里能闻到怪味道(幻嗅)。

6.视觉障碍,表现为视敏度明显下降,注视时某个方向“看不清”或“看不见”,两眼外侧余光变窄,行走时容易撞人撞物;还可以表现为视物重影、向某一个方向注视时明显。这些表现不同于近视和老花。

7.单侧耳鸣及随后出现缓慢加重的耳聋,伴有或不伴有头晕和步态不稳。

8.内分泌功能紊乱,常见于垂体瘤,表现为女性的停经、泌乳和不孕不育,男性的性功能减退和不育;成人的肢端肥大症,儿童的巨人症等。

9.头晕、记忆力下降与性格改变。这些症状常见于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甚至被认为是人老了的“正常现象”。

10.缓慢加重的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做必要的检查,尤其是症状逐渐加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更应该到神经外科就诊,排除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