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

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子网站 > 疾病防控 > 疾病控制 > 健康教育

你的血压测准了吗?精准测压了解一下

发布时间:2023-10-09 09:35   阅读数:   来源:微生物检验科
分享: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头号“健康杀手”,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表明,我国18-69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4.7%,但知晓率仅为38.3%。

传统测压,有哪些不足?

传统测压设备,如水银血压计、弹簧式血压计、常规电子血压计等,各有局限性,不利于血压的精准测量和管理。

1水银血压计——结构简单,但容易出现漏水银、胶垫堵塞、气路漏气等小问题。由于其测量原理为听诊法,过程中易受环境噪声和测量者记录主观偏好影响(尾数分布趋向0),造成结果的误差。

2弹簧式血压计,利用气压泵操作测压,这种血压计体积小,携带方便,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弹簧性状会发生改变,从而造成测量结果失真。

3常规电子血压计,不能智能地提示注意事项、提醒错误操作、识别个体差异。不具备自动上传功能,仍需人工记录。

精准测压,到底是怎么个精准法?

精准测压是患者在就诊前使用经认证和校验的自动电子血压计对左右臂进行2-3次交替测量,每次测量间隔1分钟,测量结束后系统自动计算血压平均值并实时上传至医生慢性病管理系统中。在测量血压时,如果是初次测量,要同时测左右上臂的血压,后续测量则只需对血压较高的一侧手臂进行测量。

测压规范:每次测量需要连续测量两次,两次测量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本次测量的血压值。如果两次测量差值>5mmHg,间隔1分钟后再测第三次血压,取3次平均值作为本次测量的血压值。

精准化测量,让高血压管理更精准

和传统测压方式相比,精准测压主要有以下优点:

1提升筛查能力

精准测量血压大幅度提高了血压异常人员的检出率,能尽早帮助患者发现血压异常并就诊,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2提供个性治疗方案

根据精准测压数据,可有效判断治疗效果及病情发展趋势,协助医生制定最有效、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反馈真实信息,发现变化趋势

个人数据存档,可记录不同时间血压波动,发现血压变化趋势,提前预防高血压。

精准测压,到底应该怎么测?

1、受检者测压前需安静休息5-10分钟,精神放松避免用力,要排空膀胱,30分钟前应停止吸烟,测血压前避免饮用茶、咖啡类饮料。

2、受检者取坐位,坐靠背椅,双足平放地面,着薄衣。

3、测量血压时气囊位置应该与右心房水平同高,手掌向上。

4、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至少应覆盖80%的上臂,充气的气囊中心正好位于肱动脉的部位,袖带的下缘放置于肘弯上2cm处,袖带松紧以能塞进2指为宜。

5、受检者不要活动,不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