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完美主义者的“精神感冒”
|
||||||||
|
||||||||
你会不会经常这样子,墙上一幅画挂歪了,就是歪一点,只要看出来了,就得把它挂好,要不然无论干什么心里就总有个疙瘩;明明已经锁了门却还是在怀疑自己没有锁,强迫自己再回去看一下;东西明明已经洗得很干净了,可就是觉得哪里还脏,强迫自己不断冲洗……追求完美、细心检查、喜欢清洁,原本都是良好的习惯,可这些行为要是成了一种“非如此不可”的“仪式”,就可能跟“强迫症”扯上关系了。 痛苦的“反反复复” 在市第七医院临床心理科的诊室里面,钱建军主任医师正在接诊一位女士。女士姓陈,看上去有三、四十岁。“医生,请你帮帮我。我有个坏毛病,就是每天早上一醒过来就喜欢做计划,安排一天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中途被打断了,我就又要重头开始计划,否则就起不了床。晚上也是这样,睡觉前我喜欢回忆一天的工作生活,如果有什么事想不起来了,又要开始从头回忆,否则就没办法睡觉。其实我心里根本不想这样,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这种痛苦我真是快要撑不下去了……” 听了陈女士的描述,钱医师初步做出诊断,她这是患上了较为严重的强迫症。 强迫症让人“很受伤” 关于强迫症,医学上对此的解释是,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内心明知自己想的、做的“过火”了,但控制不住,因此产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进而苦恼不已。 强迫症患者的症状有很多种,例如不断地洗手、反复检查门锁、不可控制地计数、反复地提问、不可控制地联想、莫名其妙地对某些东西产生恐惧等。 “现今强迫症非常常见,它的发病率跟哮喘或糖尿病同样普遍,几乎每50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是强迫症患者”。钱医师告诉笔者。“我有一位患者洗手要洗3-4小时,手都被洗破了;还有一位患者出门前要反复检查,3个小时都出不去门,为此就整日不出门。可以说强迫症患者非常痛苦,因患强迫症而造成无法工作、学习的患者也并不少见。” 强迫症多与“完美主义”有关 据钱医师介绍,在他所接诊的强迫症患者人群当中,以青少年和白领阶层居多。为什么强迫症如此喜欢光顾这类人群呢?钱医师分析,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所承受的压力很大,情绪长久地处在紧张状态,且这些人大多存在追求完美的性格基础,发病前常有一定的心理刺激因素。 据介绍,患有强迫症的患者有其特定的人格个性,最突出的就是“完美主义”,凡事要求“十全十美”。他们的性格特征是为人谨慎,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力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确实感、不完善感。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有可能诱发出强迫症状。 教你如何摆脱强迫症 强迫症,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庭的事;它可能带来不止一个人的痛苦,而是一个家庭的痛苦。 如何才有摆脱强迫症呢?钱医师建议,患者首先要认识强迫症的性质是强迫与反强迫的矛盾冲突。有了强迫症状,患者就会身不由己的去对抗它、压制它,这样反而使这对矛盾加剧,内心更痛苦。因此,患者要解除对自己强迫症状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对自己的症状要采取不理、不怕、不对抗的态度。患者和家属要接纳强迫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学习,“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其次,建议患者对工作、学习、生活应采取乐观豁达的态度,对人对事不必过分较真,对自己也不必过分苛刻,提高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再次,在平时多从事各种有趣的文体活动,可以解除生活或工作中的单调、乏味,减少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坚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让生活充实起来,就会减轻症状的干扰,恐惧和焦虑也会逐渐减轻。 此外,钱医师提醒,对病情较重的强迫症患者,需使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一旦患上此病,千万不能讳疾忌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