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人如何吃?
|
||||||||
|
||||||||
痛风的发生基础是血液中尿酸含量增高,因此要减少痛风的发生必须减少尿酸的生成和促进尿酸的排泄,减少尿酸的生成很重要的是要限制含嘌呤食物的摄入。痛风患者的饮食应以限制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这是所有痛风患者饮食调养的关键。过去对痛风病人的饮食只主张无嘌呤饮食,或者严格限制含嘌呤食物的摄入,但由于嘌呤多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长期过分限制嘌呤的饮食也必然限制了蛋白质的摄入,而蛋白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的不足势必造成身体营养不良。目前的观点认为痛风病人可根据病情决定膳食中的嘌呤含量,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并可通过巧妙的烹调技术降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甚至已有人提出什么都可以吃,关键在于食量的控制加上巧妙的烹饪技巧。 痛风与饮食有关的就是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因此对痛风病人而言,必须了解清楚各种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在日常生活中依据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有选择地进食这些食物,不但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而且能防止痛风的再次发作。根据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的多少,可以把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含量少或不含嘌呤的食物,它们有精白米、精白面包、馒头、面条、通心粉、苏打饼干、玉米、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莴苣、南瓜、西葫芦、西红柿、萝卜、山芋、土豆、各种牛奶、奶酪、酸奶、各种蛋类、各种水果及干果类、糖果、各种饮料(汽水、茶、巧克力、咖啡、可可等)、各种油脂、果酱、泡菜、咸菜等;第二类含50-75mg嘌呤的食物,它们有蘑菇等菌菇类、花菜、芦笋、菠菜、豌豆、四季豆、青豆、菜豆、 麦片、鸡肉、羊肉、白鱼、花生、花生酱、豆类及豆制品;第三类含75-150mg嘌呤的食物,它们有鲤鱼、带鱼、鳕鱼、大比目鱼、鲈鱼、 梭鱼、鲭鱼、鳗鱼、贝壳类水产;第四类含150-1000mg嘌呤的食物,它们有动物肝脏、肾脏、胰脏、脑、沙丁鱼、凤尾鱼、鱼籽、虾类、 蟹黄、酵母、火锅汤、鸡汤、肉汤、肉馅。 从上述可以看出,食物中嘌呤含量规律:内脏>肉、鱼>干豆、坚果>叶菜>谷类>淀粉类、水果,但并不是所有蔬菜嘌呤含量均较低,也不是所有肉类食物嘌呤含量均较高。事实上有些蔬菜类如芦笋、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等,嘌呤含量就比较高,可达到中等以上程度;而某些肉类食物嘌呤含量相对较低,也只不过到达中等程度或以下,这些食物包括鸡肉、火腿、羊肉、牛肉、青鱼、鲱鱼、鲑鱼、金枪鱼、白鱼、龙虾、鳝鱼、鱼翅、鲍鱼等。 患了痛风后如何来选择饮食?原则上所选的食物既不会因嘌呤而致痛风发作,又不会为了限制嘌呤而造成营养不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限制嘌呤摄入量,以低嘌呤饮食为主。低嘌呤饮食可使血尿酸生成减少,实验表明采用无嘌呤饮食一周后可使血尿酸下降60-70umoi/L;第二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三低饮食,即低盐、低脂肪、低蛋白饮食。痛风病人不管有否伴发高血压、高血脂都必须三低饮食,它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冠心病。脂肪摄入过多可使尿酸排泄减少,钠盐摄入过多必然尿钠增加,在肾内与尿酸结合为尿酸钠,容易沉积在肾脏形成积石。因此应多食用蔬菜水果,尤其是高钾、低钠的碱性蔬菜,它可促进尿酸盐溶解与排泄。第三要限制热量的摄入。超过一半的痛风病人同时有超重或肥胖,低热量摄入能帮助他们减轻或消除这些体征;第四要多饮水。多饮水能促进尿酸的排泄,痛风患者每天饮水量应该在2000ml以上。能否单用饮食就能控制血清尿酸的浓度?答案是否定的。单用饮食治疗可能只对那些血尿酸轻度升高、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的病人有效,而多数痛风病人仍需要辅以药物治疗。(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