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教育
尿液红色≠血尿

发布时间:2017-05-15  15:34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打印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门诊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一旦发现尿色发红或呈酱油色,就认为是血尿,着急地四处求医问药。但实际上,尿液呈红色,不一定全是血尿。尿中是不可能有血的,只是含有红细胞。只有当每毫升尿沉渣中的红细胞大于8000个时才称为血尿。此外,血尿有假性血尿和真性血尿之别。

哪些情况会造成假性尿液?

  部分食物(如甜菜、辣椒、番茄叶等)和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如利福平、苯妥英钠、吩噻嗪等)均可导致红色尿液;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和肌红细胞损伤造成的肌红蛋白尿也可使尿潜血呈阳性反应。上述情况的鉴别要点是尿沉渣镜检无红细胞。如女性月经期在尿中混入经血也可能误为血尿,应冲洗外阴后,再做尿液检查以示区别。

哪些情况会引发真性血尿?

  泌尿系统疾病是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此外,某些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也可导致血尿,比例占95-98%,常见于感染、非感染性炎症、结石、肿瘤、结核、外伤、异物、血管病变、手术或导尿损伤、介入性器械检查治疗、肾下垂和游走肾等。

如何鉴别真性血尿?

  血尿患者由于病因的不同,因而所伴随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也不尽相同,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并将获取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确定血尿的部位和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血尿伴发热多考虑感染性疾病,如同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考虑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又如寒战、腰痛并伴全身症状要考虑肾盂肾炎等;如为低热、抗感染久治不愈者,要考虑慢性炎症、并除外泌尿系结核等病,应尽快到医院检查。如果是无痛性血尿或初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后呈持续性肉眼血尿,尿检红细胞大小均一、形态正常,应警惕肿瘤可能,通过膀胱镜、尿找肿瘤细胞、B超、CT、磁共振、血清PSA、必要时逆行肾盂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患者如肾区或腰部挫伤并出现血尿,多与外伤有关;病人为青年(或儿童)瘦长体型,剧烈活动、高热、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站立、有血尿者,多因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左肾静脉、引起左肾静脉压力增高而出现血尿、蛋白尿、此为胡桃夹现象。此外,游走肾、各种原发性肾病,还有某些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也可导致血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