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

慢性病

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子网站 > 疾病防控 > 疾病控制 > 慢性病

高压高比低压高更危险

发布时间:2018-02-24 08:37   阅读数: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我们常说的血压实际上是两个数值,分别是高压和低压。高压是叫收缩压,低压叫舒张压。     以往认为低压高更危险,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其实是高压高更危险。     最危险的一种类型是高压高,低压低,即二者相差比较悬殊。而高压和低压都高,也比高压高,低压低更好一点。     低压又称舒张压,其实就是心脏舒张时,动脉内的压力。一般多见于年轻人。这种血压高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实就是年轻人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不运动等,外周小动脉肥厚,致使外周血管的阻力较大,导致了低压较高。     这种小动脉肥厚其实是可以逆转的,年轻人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要用药,轻度高血压是可以下来的。     但高压一旦升高,其实就是表明,大动脉开始硬化了。大动脉比较粗,它要是出现硬化且比较僵硬,其实就是比较晚期了。而且难以逆转。     越老的人出现的病是不是比较难治疗?因为病的时间比较长了嘛。     为什么高压高,低压低最危险?一方面,因为高压和低压差值比较大,就像潮水的涨落幅度比较大,对脏器的冲击比较大。而且对血管的内膜破坏也比较大,容易发生意外。另一方面,冠状动脉的供血主要在心脏舒张时,也就是在低压时,由于低压特别低,心脏的供血就不足。这种情况也最难治,因为你降高压吧,低压也降,冠状动脉的供血就更少了,岂不是更危险?     高压高,低压也高的人,是并存大血管硬化和小血管肥厚的,由于二者的差值不大,对脏器的冲击影响比较小。     因此,对于这三种情况,单纯高压高是最好的一种情况,多见于高血压早期;其次是高压和低压都高;最差的是高压高,低压低的情况,这就是高血压的晚期了。     当然了,最好是高压和低压都在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