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教育
厨房油烟与职业病

发布时间:2018-03-16  09:36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打印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2017年11月,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针对厨房作业区职业病防治情况的检查,再次引起了大家对厨房油烟的关注。
  厨房是否应该开展职业病防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危害最大,包括企业单位和个体组织投资生产的各类建设项目,是职业病防治的重中之重,但不是全部。举个例子,如2013年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增加的“艾滋病”就特指医疗事业单位和公安系统人员在工作中通过接触血液制品等途径而引发感染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中的“布鲁氏菌病”多指牧民和兽医被羊、牛、猪等传染源感染。这些都不属于“建设项目”范畴。厨师在某用人单位的厨房里工作时会接触到高温油烟以及其中产生的混杂性危害而导致健康损害,也是职业病防治的范畴。
  厨房油烟可导致什么职业病,如何诊断?
  目前我国的职业病分类目录中尚没有厨房油烟引起的针对性的职业病,且厨房一直不是职业病防治的重点,国内针对厨房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的用人单位少之又少,且尚没有相关职业病的诊断案例。2014年台湾曾有过一例厨房“职业病”案例:一名厨师由于有34年的油烟接触史,经过医院检查诊断,确诊为肺腺癌。于是提出了职业病的申请认定,经过三年半的审查和讨论,最终被认定为职业病。
  厨房油烟对厨师有哪些危害?
  在炒、烹、炸、蒸、炖等过程中,厨房的食用油、调料、食材等在高温加热后会产生蒸汽、烟雾、粉尘等混合型油烟,而油烟中含有丙烯、醛、酮、醇、内酯、烃、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约300种污染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厨师长期在油烟环境工作,易患“油烟综合征”。油烟综合征的常见表现为:食欲减退,有饥饿感,却食之无味,心烦、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平时饮食很少,但体重逐渐增加;眼睛干涩发痒、视力模糊、结膜充血,易患慢性结膜炎;呼吸道危害:鼻子黏膜充血、水肿、流涕,嗅觉减退,还可引起慢性鼻炎;咽喉咽干、喉痒,易形成慢性咽喉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免疫危害:烹调油烟能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巨噬细胞功能、抗肿瘤效应、免疫监视功能,从而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油烟中还包括二硝基苯酚、苯并芘、挥发性亚销胺、杂环胺类化合物等致癌物,可引发肺癌。厨师职业肺癌的发病比一般的人群高3-5倍。此外,厨房油烟常常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防治油烟危害的办法。
  油烟对厨师的危害这么大,只有油烟的防治工作到位,才能维护厨师的职业健康。要预防油烟所带来的疾病,首先要改善厨房环境,安置功能较强的油烟机、排气扇,并在工作时打开,及时将油烟排到室外。厨房的门窗也要打开,加强通风,减少蒸汽、烟雾、粉尘浓度。其次油温不宜超过100℃,否则不仅破坏了其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而且会产生更多的油烟;烹饪时最好不要使用劣质油,劣质油更容易产生油烟,且产生的油烟危害更大,建议使用全炼油。第三,患有呼吸道疾病(咽炎、喉炎、鼻炎、气管炎等)的人群不宜做厨师,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厨师还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进入厨房需佩戴防尘口罩、帽子等减少油烟伤害。第四,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多呼吸新鲜空气,饮食上少吃荤腥油腻,多吃蔬菜水果,如芹菜、梨子,有清肺功能。 如已患有油烟综合征,建议暂时停止厨师工作,放松心情,去郊区户外多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注意休息和睡眠,一般一到两月就可得到很好的恢复。(市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