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百岁老人之十——嵊州这位104岁老人,干净整洁很爱美
|
||||||||
|
||||||||
重阳节这天,嵊州市中医院竺湘江医生来到嵊州崇仁镇富润二村费秀姑老太家,帮老人泡中药消除腿肿。费老太今年104岁,前段时间小腿有些浮肿,因老人不会吞服药片,竺医生调配好中药,上门为其进行小腿浸泡。 费老太大儿子张石初告诉记者,老太身体一直健朗,一生极少用药打针。唯一的一次住院是因为今年4月份摔了一跤。平时也很少感冒。偶尔肚子不舒服时,她就喝些自制的杨梅酒。 (老人出院时为医生竺湘江书写“妙手回春”四字) 关心国内外大事 每天要看新闻联播 费老太出生在嵊州崇仁镇一户大户人家,上过几年小学,爱看书爱学习,钢笔字和毛笔字都写得很漂亮。 大儿子张石初15岁就考到福建一家越剧团,至今还保留着母亲跟他的上百封通信。老太给儿子写的信全部是毛笔书写,字体清秀工整,写的都是文言体,信开头都是“石初吾儿,甚是挂念”。今年4月,老人在家门口不慎摔倒,致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在嵊州市中医院动了手术。出院时用毛笔为主刀医生竺湘江书写了“妙手回春”四字,令在场的医生护士敬佩不已。 老太识字,思路清晰,还挺爱漂亮,每天穿戴得干干净净。老太每天要梳好几次头发,把头发理得整整齐齐,还经常使用雪花膏抹脸。张石初说,每次走进老太的房间,都能闻到一股雪花膏的香气。老太常年备有花露水,每天会在房间和穿戴的衣物上喷洒几次。 (老人正在看书) 老太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她喜欢看儿孙们手机上的内容,看看照片、风景和美食,看得十分专注,每次有子孙们前来看望她,她都要翻看下他们手机里的新鲜事。 张石初说,老太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电视机换了好几台,老太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一直没有变。一到晚上七点,她会准时打开电视机,锁定中央台,七点半后就把电视机关掉,然后睡觉。平时白天闲在家中,老太也会收看央视的午间新闻,国内外大事都要关注。去年开始,老太右耳听力有些不好了,电视播放的声音不是那么听得清,老太也没有放弃看电视的习惯,每晚就会把凳子移至电视机前,仔细收听收看,整整半小时一动不动。第二天老太就会把新闻内容讲给其他老太和家人们听。张石初说,今年上半年有一次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出国访问,老太收看电视后,第二天一早就告诉前来看望她的家里人说,彭丽媛穿着旗袍出国访问去啦,乐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一日两餐素食为主 一生极少用药打针 20多年前,老伴去世后,费老太一直和小儿子一家一起生活。后来,小儿子建起了新居,老太还是坚持要住在老宅,自己做饭洗衣,独自生活。百岁过后,老人的眼睛一点也不花,还能穿针引线,衣服有破损,都是自己缝补。 几十年来,老太一直保持着一天两餐的饮食习惯。早早地起床,烧开水,打扫卫生。上午10点,晚上5点各吃一餐。一日两餐,素食为主,从不暴饮暴食,鱼虾蟹、鸡鸭鹅肉一概不吃,偶尔吃点红烧肉,还喜欢吃点肥肉。老太说,冬季的早上也会煮点榨面吃,用以暖和身子。 张石初说,老太生活很有规律,还很注重锻炼,每天吃过晚饭后,要出去走上两三里路。每次都会带上手电筒,或绕村走一下,或到相距不远的女儿和儿子家走一趟。步行将近一个小时才回家,再准备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今年已有75岁的张石初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费老太从来没有得过病,因为老太最怕吃药,即使最小的药片也很难吞下。偶尔有头痛发热,也不吃药。老太的外孙媳妇张小霞在嵊州市中医院工作,她说,只有一次,外婆眼睛有点干燥,让她配过一瓶眼药水。 老太每年都会自制杨梅酒,身子感到不适或天气闷热时,她会喝上两口,就会舒服很多。张石初说,老太现在除了右耳有点背之外,身体检查各项指标都好。老人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身体很快就恢复了。手术百天后,竺医生前去看望老太,发现老太已能正常走动,还能做些扫地等简单的家务活。 张小霞说,外婆年过百岁,思路依旧清晰,反应很快。医生来家为她浸药水消肿,她会立即起身相迎,泡好脚后老太马上会叫家人把医生的双手洗干净。张小霞说,今年春节,老太和一家人到酒店吃晚饭,吃的时间有点长,老太就提出早点散席,说要替酒店着想,不能让酒店服务员长久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