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 媒体链接
绍兴晚报:一线医护的心理,也要打一场防“疫”战——我市心理咨询师讲述隔离病房里的医护心理故事

发布时间:2020-02-14  09:51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打印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11日下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沈晓维和同事走进我市一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根据市卫生健康委的安排,他们此行是去给这里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的。昨天,沈晓维向记者讲述了发生在隔离病房里的医护心理防“疫”战。


“进了隔离病房就失眠”

沈晓维接待的第一位心理咨询对象是一名医生,“沈医生,我以前睡眠很好,现在睡不好。”这名医生一落座,便滔滔不绝讲个没完,“压抑已久的心里话,一股脑儿向我倾诉,这从侧面也说明,医生在这里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自医院筹建隔离病房那天起,这名医生便投入了抗疫战斗中。因在隔离病房工作,即使下了班,他也不能回家。每天,该医生都会抽时间跟家人视频聊天、报平安,相互打气,但其家人不知道的是,进入隔离病房没多久,他就开始失眠,脑子里始终在想:病人如果没法治愈怎么办?万一被感染了,家人怎么办?

沈晓维听完这段长长的表白,首先肯定了这位医生的价值。“我告诉他,在这样一个封闭、狭小的空间,在高压之下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不要怀疑自己。我顺便教了他一套放松训练的方法。”沈晓维说,第二天,他对这名医生进行了回访,“对方说,现在自己的状态好多了”。


“我其实也害怕”

来找沈晓维倾诉的第二位医护人员是一名护士长,她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

作为护士长,她总是在护士面前表现得很坚强,“哪名护士有情绪了,哭了,她要及时给予安慰,而她自己心里的苦,却没法和护士们细说,总是默默承受,有时会焦虑得在夜晚独自哭泣。”沈晓维举例道,有一次,这名护士长看到,一名护士跟孩子见面时,隔着玻璃窗泣不成声,她想到了自己,“20多天里,她何尝不是这样——没法和家人见面,思念如野草般在心底疯长。”

在高强度的工作后,这名护士长也被失眠困扰,“刚开始来这里时,连着工作30多个小时,人其实已经很疲惫了,但回到宿舍还是睡不着。”她告诉沈晓维,给患者最好的服务、给护士最贴心的关照,是自己的职责所在,无论如何她都得顶住。

“在隔离病房工作,医护人员其实也处于一种被隔离的状态。这场疫情何时结束,他们同样心里没底。”沈晓维告诉记者,抗疫期间,大量的医护人员投入到一线工作,这名护士长是他们的一个缩影。


负面信息也要隔离

“在隔离病房,有一部分患者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对他们投入更多关心。”沈晓维说,这些人群大部分符合“应激状态”,知道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受到打击,同时又陷入深深的自责,担心家人被感染,“大多数会出现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烦躁,甚至发脾气”。

在病房待久了,护士们看到患者的痛苦焦虑,心情也容易低落,特别是年轻的护士。“我告诉他们,每天从隔离病房出来,同事之间可以多交流,相互鼓励,肯定自己。病毒要隔离,负面信息也应该被隔离。”沈晓维建议他们,首先要保证作息规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听听音乐,或做一些室内有氧运动,比如俯卧撑和仰卧起坐。此外,适当做一些放松训练。

“我们给一线医护人员留了联系方式,他们任何时候有心理问题,或有话要说,都可以来倾诉,我们随时提供一对一解答。”沈晓维告诉记者。昨天下午,隔离病房一位医护人员给沈晓维发来短信,短信中有这么一句:“这(指心理干预)真是一场及时雨。”


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记者 陈乙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