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

免疫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单位子网站 > 疾病控制(卫生监督) > 疾病控制 > 免疫规划

关于疫苗及接种的7大科学问题

发布时间:2024-06-27 14:59   阅读数:   来源:Vaccine前研
分享:

人类从面对瘟疫束手无策,到一步步发明各类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历程,现如今疫苗安全有效的保障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那些公众关切的常见疫苗及接种科学问题。

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当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病原体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同时,机体还会产生记忆细胞,能够记住病原体的样子。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病原体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病原体的伤害, 记忆细胞也能快速激发人体产生抗体,迅速高效地消灭病原体。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大于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

另外,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衰减,当低于保护水平时,也可能会感染发病。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通常轻症居多,病程也较短。

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抗体水平在人体内变化、疾病感染风险、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确定开始接种年龄和接种间隔。如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 3 剂接种才能使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功能尚在发育过程中,如果不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可能会降低免疫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抗体水平,也不能及时形成较持久的免疫保护。

为什么有些疫苗需要加强免疫?

基础免疫所获得的特异性抗体,有些无须加强免疫;有些在体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待身体内抗体浓度降低时,应再接种,通过再次接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抗体维持在足以抵抗病原体的水平。随着孩子的长大,身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多种疫苗接种会加重免疫系统负担吗?

国内外很多研究已证明,同时接种几种疫苗不会给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反应。一名儿童日常接触到微生物抗原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疫苗接种过程中抗原量。一次接种几种疫苗或接种联合疫苗,不但不会增加其免疫系统负担,有时还可以因抗原的协同作用而激发和增强免疫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免疫和疫苗安全的问答》指出:“科学证据表明, 同时接种几种疫苗不会对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国内外相关研究也证明,只要规范接种,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和单独接种一样安全有效,不会降低免疫反应,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疫苗接种偶合反应是怎么回事?

偶合症(偶合反应)是指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正好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的前期,疫苗接种后巧合发病。因此,偶合症(偶合反应)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与疫苗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疫苗接种后的偶合症有时不能立即做出判断,需要及时报告,也需要疾病预防控制等机构进行调查,由调查诊断专家组做出诊断。

疫苗同时接种会干扰免疫应答效果、增加不良反应吗?

疫苗同时接种一般是指同一受种者在同一天内、在不同部位接种 2 种及以上疫苗。随着上市疫苗品种不断增加,儿童疫苗接种针次数增加,接种越来越密集,同时接种疫苗能够减少受种者到接种单位的次数,节约医疗卫生、交通等资源。

同时接种疫苗一般不会产生免疫干扰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同时接种禁忌。美国建议大多数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与分开接种相比,同时接种疫苗抗体阳转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是相似的。我国 2021 年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明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之间可以同时接种。

根据《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指导原则(2020 年版)》,制定具体疫苗免疫程序、技术指南和接种方案时,将基于证据给出疫苗之间是否同时接种的指导意见。当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当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不小于 28 天进行接种。灭活疫苗和口服类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灭活疫苗、注射或口服类减毒活疫苗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