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日报:2025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
||||||||
|
||||||||
本报讯 1月22日下午,在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411名代表以无记名方式,从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票选出10个2025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它们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工程、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建设工程、县域心电远程诊断一体化工程、应急救援“一键护航”工程、幸福颐养保险工程、出行无忧工程、农险惠民工程、健康保障促进工程、医保惠民工程、水利除险保安工程。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办好民生实事是政府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行动。2024年9月,市政府正式启动民生实事项目谋划工作,向全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先后收到意见建议148条,其中民生实事建议118条,涉及医疗、教育、养老、人才、安全、城市公共设施等多个领域。随后,市政府办公室委托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开展民生实事民意调查,在3个多月的谋划、征集、研究、筛选过程中,市政府根据实际,进一步提出了民生实事普惠化、项目化、指标化要求。 此次票选出的10个项目,均充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具有群众呼声高、覆盖范围广、受益对象多、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同时对“一老一小”等社会重点群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如在票选中得票数最多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工程,将目光投向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电信诈骗预防、生命安全教育等领域,旨在通过推动阵地融合、强化宣传教育、发挥法治作用,切实增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幸福颐养保险工程则将目光投向老年群体。目前,我市7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68.9万人,该项目计划为市内60周岁(含)以上享受特困、低保、低边保障的老年人,以及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切实撑起“幸福颐养”的“保护伞”。 城市更新,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切口,直接影响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票选项目中,有多个项目聚焦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出行无忧工程,将新增停车位、新能源车公共充电桩,稳步推进公交站点无障碍、适老化改造等,进一步完善交通线网,保障群众出行。水利除险保安工程则计划加强病险水库、山塘、河湖的整治、除险、加固等,全力守护水乡河湖安澜。 下阶段,市人大常委会也将持续发挥监督推动作用,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速度和建设质量进行跟踪督查,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能够真正用起来、活起来。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工程 依托全市“1+5+N”少年警校基地网络,开展爱国主义、犯罪预防、生命安全、警察精神等教育3万人次以上,持续压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被电信诈骗发案数。 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建设工程 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新增技能型乡村20个、技能培训中心20个、技能培训驿站50个,全年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10万人次。 县域心电远程诊断一体化工程 为全市公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新配置数字心电仪1364台,实现全覆盖。由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牵头医院组织人员,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心电检查技能、心血管疾病诊断知识等培训,全年参训不少于3000人次。 应急救援“一键护航”工程 搭建“一键护航”平台,为救护车、消防车等特种车辆,提供路径导航、绿波支持、沿途护航,提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效率,全年完成护航任务1000起以上。 幸福颐养保险工程 为市内60周岁(含)以上的享受特困、低保、低边保障的老年人,以及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出行无忧工程 新增停车位5000个。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1000个,其中乡村地区400个。稳步推进公交站点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6条。 农险惠民工程 推进政策性农险“增品、扩面、提质、强基”,开发贴合产业发展需求、农户投保意愿强烈的险种,创新“保险+产业链”“保险+新农人”等模式,实现水稻保险覆盖率75%以上、生猪保险覆盖率90%以上。 健康保障促进工程 开展重点人群结直肠癌免费筛查10万人次。完成二价HPV疫苗早期预防接种4000人,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20万人次。对24个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万分之三以上、常住人口2万以上的乡镇(街道),开展无结核社区建设。 医保惠民工程 推广长期护理保险,新增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不少于170万人。健全“暖心无忧”基金管理机制,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提高到87%以上。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新增职工医保家庭共济10万人。 水利除险保安工程 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座,整治加固山塘55座,河湖库清淤400万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