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 媒体链接
中国卫生:绍兴 :筑牢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发布时间:2025-03-10  15:41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打印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在全市域积极推进,努力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近三年来,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结果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并创新实施看病就医五大行动,赢得居民普遍好评。

实施基层卫生健康改革 激发基层“原动力”

顶层设计综合改革方案。印发《绍兴市深化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优质共享全环节,制定完善“用、引、留、守、干”人才培养五项机制,创新深化数字家医、职称晋升、薪酬激励、村医补助等多项政策。借力全市乡村振兴领域巡审联动专项监督和市级政府层面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对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24项措施的落地情况进行督查推动,确保关键要素落实到位。

创新制定人才引育政策。动态调整基层人员编制,近三年柯桥区、上虞区分别增配事业编制137个、72个。预留基层人才建设资金,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每年业务收入3%~5%用于人才引进和学历提升等工作,近三年全市累计选派839名基层医务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免费进修学习。完善基层绩效工资制度,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绩效总量外,设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公共卫生医生防疫补贴以及年终绩效考

核奖、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考核奖,其中全科岗位考核奖人均月补贴约500元。改革基层职称晋升机制,允许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按照不高于牵头医院对应标准,核定中高级职称比例,近三年15名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持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社区医院建设、基层特色科室培育、村级网底精准布点等活动,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创新实施医保支持举措,在县域医共体总额预算内,在基层门诊均次费用不突破合理增长率的前提下,不对基层门诊进行医保总额控费。目前,全市社区医院创建率、基层床位使用率、基层就诊率、基层出院人次均居全省第一位;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56.25%的机构达到推荐标准;48.61%的村卫生室达到国家服务能力评价标准;全市下转患者人次和上转患者人次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81%和7.32%。

落实便民惠民服务举措 提升基层“软实力”

就医感受“大提升”。合理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室分布,推行“一人一诊室”诊疗模式,优化“一老一幼”重点人群服务流程。目前,全市“两慢病”一体化门诊覆盖率达68.93%,省级示范“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达61家。统筹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牵头医院下派专家。目前,全市10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落实中高级职称医师门诊值守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延时诊疗“暖人心”。推动基层疫苗接种服务“周末延一延”,部分县(区、市)在流感疫苗接种、疫苗加强免疫等重点活动开展期间,将服务时间延长至节假日。推动基层门诊服务“夜间延一延”,更好满足居民晚上家门口的医疗需求。目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提供急诊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夜间门诊服务的比例达100%,2024年全市基层夜间门诊诊疗人次达187.52万。便利服务“惠民生”。推广家庭医生“一地签约,全县共享”,如嵊州市已实现跨乡镇高血压患者随访3.1万人次、糖尿病患者随访1.1万人次、就近体检0.6万人次。优化“两慢病”患者规范治疗与管理,如上虞区实施65岁及以上“两慢病”患者门诊免费领药项目,2024年全区在册管理“两慢病”患者6.7万人,累计就诊 81.22万人次,累计免除医疗费用 2036.21万元。推行智慧化辅助诊断技术、“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和政府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保定点管理,目前各项措施均已实现基层全覆盖。

开展看病就医五大行动 挖掘基层“新潜力”

开展预约挂号“村里办”行动,推进号源优先更安心。通过挂号延伸“向下一点”和号源回收“减缓一点”,让专家号源下沉乡村。全市1383家政府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可预约上级医院号源,覆盖率达100%。同时,号源逐步回收功能和基层优先的转诊加号功能正逐步推进中。

开展看病就医“刷脸通”行动,推进一脸通行更省心。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简化就医流程,优先布点老年人就医高频场景,推动看病就医便捷无忧。全市10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实现刷脸就医,服务覆盖所有“两慢病”一体化门诊。

开展常用药品“身边配”行动,推进用药无忧更舒心。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老年人常用药品清单,建立“一镇一清单”和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接续居民配药“最后一公里”。全市所有政府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已按清单配齐配足药品,“两慢病”药品配备和长处方服务也实现全覆盖。

开展家中住院“智医管”行动,推进同质同标更放心。通过“智能管床”数字服务和院内家中一体管理等举措,让智能设备融入家庭、远程诊疗守护健康。全市有住院病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已有37家可提供家中住院“智医管”服务,覆盖率达53.62%。

开展安宁疗护“居家伴”行动,推进护佑生命更暖心。加大基层安宁疗护病区(病房)建设力度,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癌痛诊疗水平,打通“居家-社区-门诊-病床”多元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已有4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已建设安宁疗护病床15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