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 媒体链接
绍兴晚报:撑好职工“健康防护伞” 助力企业“合规大发展” 多措并举,近年来我市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遏制

发布时间:2025-04-30  09:23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打印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作为劳动者身体健康与家庭福祉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备受我市关注和重视。那么,在防治职业病方面,我市究竟有哪些亮点举措?成效又如何呢?记者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

助企健康,多措帮扶 为企业注入“健康动力”

4月27日,绍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印染行业企业家走进浙江富润印染有限公司,现场观摩印染车间职业病防护设施,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交流,帮助企业提前化解潜在风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我市工业较为发达,但各大产业以中小微企业居多,且因种种原因,面临人员流动性大、职业健康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和挑战。”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绍兴市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士说,我市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帮扶模式。3年来,已开展主题宣讲活动278场,服务用人单位265家,直接受众43000余人。

各区、县(市)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方案,力求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支持。以新昌县为例,该地聚焦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痛点、难点,将“健康”融入助企服务,在全省率先推行职业健康“管家服务”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嵊州市积极探索“乡镇协管巡查+管家服务”融合模式,通过织密监管网络、引入专业力量、强化数字赋能,推动职业卫生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型。截至目前,全市推行职业健康“管家服务”的企业已达1813家,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除了管家帮扶,专家团队也会定期上门帮扶。市本级每年组织工程防护专家,深入专项治理的重点企业进行指导服务;柯桥区、诸暨市、上虞区执法人员联合职业卫生专家采用上门指导方式进行帮扶,结合职业病危害关键因素风险画像,“全覆盖”实地走访,“点对点”服务指导;新昌县、上虞区等区、县(市)还邀请省疾控中心、杭州市职防院等专家上门指导。

在帮扶过程中,我市还注重帮扶企业的质量和效果。越城区结合辖区内芯片制造企业在职业健康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越康助芯”芯片企业职业健康提质合规专项行动。诸暨市则强化源头管控,依托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全流程信用监管,引导企业到“浙里卫企”登记备案,实现数据衔接以及跟踪服务,更好地实现“三同时”风险提前化解。

同时,上虞区、柯桥区通过制定“个性化”职业卫生服务清单,精准帮扶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今年以来,上虞区组建3支专业团队,深入辖区企业,累计出动疾控、监督人员330余人次,精准服务100家企业;柯桥区则为162家企业量身定制职业卫生服务方案,有效提升企业的职业健康防护能力。

构建体系,医防协同 完善“防筛诊”服务链

“职业病防控点多、面广,必须依托国家职业病防治项目及全省职业健康服务机构质控职能,充分发挥职业卫生专业队伍力量,完善好预防、筛查、诊断服务链条,为广大职工撑好‘保护伞’。”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绍兴市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士说。

近3年来,绍兴市坚持“多条腿走路”的发展路径,一方面结合职业健康工作实际,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推广预防监管模式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例如,上虞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工业园区设置体检站,探索打造“1公里职业健康服务圈”;诸暨市6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合理布局、均衡辐射,以人才互动交流拉动职业健康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同时,我市通过重点强化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机构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筛检、职业病鉴别诊断等能力建设,对全市所有职业健康机构建立考评机制,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职业健康服务。

2024年,本地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13.5万人次,占全市职业健康检查总人次的61.2%,较2023年增加8.9%,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显著提升。数据显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年均增长23.2%,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障水平。

各地各部门结合宣传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全媒体平台”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宣传。例如,针对高温天气,我市各地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并对铸造、印染、建筑工地等重点行业的人员提供指导服务,将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普及到每一名职工。

加大监管,有效遏制 职业病危害逐年减轻

近些年,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对象数量大幅增加。面对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我市依据属地产业结构、行业特点、危害程度以及历年职业病发病情况,综合研判职业卫生防治风险隐患。

“在做好服务指导的同时,结合企业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教而不改或涉及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绍兴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说,各地综合运用检测(体检)能力比对、双随机执法、延伸检查、举报核查等监管方式,多渠道发现违法问题线索。

我市还通过建设智慧监管平台,引进在线监测设备,使用无人机辅助监管等手段开展整治,助力改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病防护水平和能力,提升我市行业整体形象。据统计,2024年,通过AI辅助在线监控监测和自动研判,推送风险预警21463条,已化解21202条,风险化解率高达96.25%。预计避免行政处罚额度4892.18万元,更好形成了“企业主动报、监管早预警、隐患及时消”的良性循环。

多措并举之下,全市职业病发生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职业病病例仅32例,无接尘工龄不足5年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病例,新发尘肺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而受到卫生行政处罚的案件数量也明显减少。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职业健康服务管家管理,提高服务管家业务能力和质量水平,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查找问题短板和风险隐患,规范职业健康管理。”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绍兴市卫生监督所)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持续加大职业健康服务保障力度,持续深化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助企帮扶工作。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整改方案,真正实现风险隐患“一企一策”精准治理,努力为企业夯实职业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