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12356:守护青春生命的温暖防线 开通后,已接听超3000通求助电话

发布时间:2025-07-25  11:24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打印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记者 潘秀玮

深夜,城市渐入梦乡,12356心理援助热线的电话铃声却时常打破寂静,热线也成为连接悬崖边生命的希望纽带。自2024年底开通以来,这条“生命热线”已接听超3000通求助电话,成功化解46个紧急高危来电预警,13次将命悬一线的呼救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2025年6月的一个午夜,12356心理援助热线接到一名16岁女孩的电话。“老师,楼顶的风好大……”接线员刚接起电话,便意识到这是一例高危预警。团队迅速联动110,20分钟后,民警成功将站在楼顶边缘的16岁女孩劝下。

一名少女吞服近30片精神类药物后虚弱求救,接线员徐医生回拨无果后,果断联系警方,25分钟后女孩被找到并送医洗胃,生命得以挽回。

14岁的梦梅(化名)曾是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半年前,遭遇最信任同学的“背叛”,她的世界开始崩塌。她变得异常敏感,总觉得周围同学都在议论自己的外貌和穿着,她整夜失眠,反复纠缠于“最好的朋友为什么会背弃自己”。在一个辗转难眠的深夜,她的痛苦达到顶点。“我……我把自己划伤了,我也不想活了……”她用颤抖的声音拨通了12356心理援助热线。事后她坦言,那一刻感到“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爱自己,连爸爸妈妈都对自己爱答不理”。

“青少年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控制)发育较慢,要到25岁左右才成熟,而他们的情绪警报系统(杏仁核)却早已24小时待命。他们能敏锐捕捉到老师眼神里的失望,却无法理解自己为何心跳加速、太阳穴突突直跳。”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曹世林表示,这种生理上的不平衡,使得青少年的情绪风暴往往短暂而剧烈,极易在短时间内从情绪波动升级为极端行为。

“12356心理援助热线的危机干预是一套系统、专业的生命守护工程。”市第七人民医院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主任胡华锋介绍,危机干预的核心为四个阶段:首先,接线员运用“环境扫描”和“行为锁定”技巧快速获取关键信息,精准评估,锁定风险;其次,引导来电者区分“想死”与“想结束痛苦”,用“时间锚定”阻断冲动行为,澄清意图,化解冲动;再次,接线员要帮助来电者联结生命中的支持力量,通过激活资源,点燃来电者希望;最后,要构建防护阶段,指导来电者手写“危机应对清单”,必要时预约面询或推荐转诊。

“热线干预是起点,家庭支持系统的重建至关重要。”心理专家还强调,当孩子的心理危机被介入和干预后,心理专家会同步指导其父母,引导他们深刻反思过去的教育模式,积极改善亲子关系,帮孩子重建社交,完善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