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
当前位置:首页 | > 单位子网站 > 疾病控制(卫生监督) > 卫生监督 |
水与健康的关系,你了解多少
水是生命之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了解生活饮用水知识,是我们守护健康的重要一步。
一、生活饮用水的来源与净化
生活饮用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如江河、湖泊和水库水,是城市供水的主要来源。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要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多道严格处理工序,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 2022)后,才会输送到千家万户。
二、关键水质指标
1. 微生物指标:水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是健康的潜在威胁,可能引发腹泻、痢疾、甲型肝炎等多种疾病。尽管水厂会进行消毒处理,但如果供水管道老化、破损,或者二次供水设施(如高层水箱)清洁不及时、消毒不到位,微生物就可能再次滋生繁殖,污染水质。
2. 化学物质指标:重金属(如铅、汞、镉)、农药残留、消毒副产物等化学物质,在水中即使含量极低,长期摄入也可能在人体内蓄积,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器官。国家标准对这些物质的含量有着严格限制,以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3. 感官性状指标:水的颜色、气味和浑浊度是我们最直观能感知的指标。正常的生活饮用水应该是无色、无味、透明清澈的。当水出现异色(如发黄、发绿)、异味(如臭味、腥味)或浑浊时,就提示水质可能受到了污染,需及时排查原因。例如,发黄可能是管道锈蚀导致,有臭味则可能是有机物污染或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
三、常见饮水误区解读
1. 桶装水比自来水更健康:桶装水如果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比如密封不严、储存时间过长,或者饮水机长期未清洗,都容易滋生细菌。另外,部分桶装水矿物质含量过高,长期饮用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相比之下,符合标准的自来水经过严格的处理和监管,只要正确饮用(烧开),是安全又经济的选择。
2. 喝碱性水能调节体质:人体有一套完善的酸碱平衡调节系统,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体液中的缓冲物质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喝水无法改变人体的酸碱体质。所谓“碱性水养生”“调节酸碱体质预防疾病”等说法,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支持,盲目饮用高价碱性水可能并无益处。
四、温馨提醒
若发现家中自来水出现浑浊、异味、异色等情况,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1. 检查自家管道:查看水龙头滤网是否堵塞,热水器、净水器是否需要更换滤芯等,排除自家用水设备的问题。
2. 联系供水部门:及时拨打当地自来水公司服务热线,反馈问题并申请水质检测,以便准确了解水质情况。
3. 保留证据:可以用干净容器取适量水样密封保存,一旦需要,这些水样可以作为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证据。
生活饮用水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我们要了解相关知识,科学饮水、安全用水,共同守护好这珍贵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