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 单位子网站 > 疾病控制(卫生监督) > 疾病控制 > 免疫规划 |
疫苗中的铝,真的有害吗?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最近,一些关注疫苗接种的朋友问:“疫苗里为啥要加铝啊?这玩意儿不会对身体有害吗?”相信不少朋友也有类似疑惑。
今天,咱就好好唠唠疫苗里的铝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疫苗里的铝,到底是什么?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疫苗里添加的铝,可不是咱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铝块,而是以氢氧化铝、磷酸铝等形式存在的铝佐剂,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能让疫苗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像炒菜时加的调料,虽然用量不多,但能让“味道”更足。
比如,在一些重组蛋白疫苗和灭活疫苗中,铝佐剂可以帮助免疫系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病原体,增强免疫反应,让我们的身体产生更多的抗体 ,从而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1926年,英国免疫学家格兰尼医生发现铝盐沉积物(硫酸铝钾,明矾主要成分)能加强马匹对抗白喉毒素的抗体应答水平,并减少疫苗中抗原的用量。这一发现奠定了铝佐剂在疫苗研发中的基础地位[1]。
目前市面上,很多常见疫苗都含有铝佐剂,像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HPV疫苗 、流感疫苗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等。
这么多年来,无数人接种了含铝佐剂的疫苗,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疫苗中的铝,会危害健康吗?
铝佐剂在疫苗中应用广泛,有不少人担心它的安全性。比如,有些人担心铝佐剂会在体内蓄积,损害神经系统、骨骼等,甚至还有传言说会导致自闭症、哮喘等疾病。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25年7月15日,《内科学年鉴》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对丹麦1997 - 2018年出生的120多万人追踪至2020年,结果显示:儿童疫苗中的铝与自闭症、哮喘等50种慢性疾病毫无关联[2]!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仔细对比了2岁前接种铝含量不同疫苗的儿童,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证明了疫苗中铝佐剂的安全性 。
其实,此前也有多项研究为疫苗中铝佐剂的安全性“站台”。
一方面,疫苗中铝佐剂的含量是经过严格把控的。根据相关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及欧盟规定每剂疫苗中铝离子含量不高于1.25mg,美国要求不高于0.85mg ,而目前上市疫苗铝佐剂大多在0.3 - 0.5mg/剂 ,这个剂量远低于可能产生危害的水平[3]。
另一方面,人体自身对铝也有一定的代谢能力,少量进入人体的铝能够被正常代谢和排出,不会轻易在体内堆积。
比如,没有排除其他铝来源,像我们日常饮食中,从食物(如某些加工食品、饮用水)中摄入的铝可能比疫苗中的多得多;也没有充分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像参与者是否接触过香烟烟雾或有哮喘家族史等。
而丹麦的这项大规模研究,依托完善的全民健康追踪系统,数据更全面、更具说服力,进一步支持了疫苗中铝无害的结论。
三、科学看待疫苗佐剂,守护健康未来
疫苗作为预防传染病的有力武器,拯救了无数生命,改善了全球公共卫生状况。而铝佐剂作为疫苗中的重要“帮手”,经过近百年的研究和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充分验证 。
当然,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对疫苗佐剂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未来或许会有更安全、更高效的佐剂出现。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完全可以放心接种含铝佐剂的疫苗 。
每一次疫苗接种,都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让我们相信科学,消除不必要的担忧,积极接种疫苗,共同筑起健康防线!
参考文献
[1] 常州天地人和生物,疫苗与纯化工艺丨佐剂疫苗及其发展.
[2] 清华全球发展与传播中心,健康与发展前沿第90期丨全球健康资金预计将跌至15年来最低点(2025年7月第3期).
[3]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预防用含铝佐剂疫苗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19年第90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9年12月12日 发布).